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技術文章青島市石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青島市石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更新時間:2013-12-09點擊次數:12619

在《青島市石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印發半年后,青島以事實證明,這套預案并沒有發揮作用。

  該應急預案于2013年5月由青島市政府制訂完成,并于5月17日向全市印發。然而,11月22日凌晨,中石化東黃復線發生漏油,7個小時后引發爆炸,在發現泄漏至爆炸的數個小時內,當地居民并沒有接到任何相關通知或情況說明。

  截至11月26日本刊截稿時間,本次事故共造成55人死亡,145人受傷,另有9人失蹤。

  本刊力圖梳理這7個小時內發生了什么,或者說,有哪些應該做到,卻沒有執行的事情,從而導致如此大的傷亡?

  凌晨3:00

  據青島市政府在11月22日晚9點30分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消息:11月22日凌晨3:00,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路和齋堂島街交匯處,發現中石化管道輸油管線破裂,泄漏位置位于黃島油庫至東營的輸油管線上,稱為“東黃復線”。

  這是一條設計于1985年、投入使用于1986年、管齡超過20年的老線路。不過,在當年,這是中國*條采用SCADA(監控與數據采集)系統全自動控制的輸油管道,也是*條采用水擊超前保護技術的全密閉輸油管道,從施工工藝,到電氣、通信、自動化設備,幾乎全部從國外引進。東黃復線全線可做到自動化控制,所經泵站內不需人值守,所有信息均可經SCADA系統進行遠距離集中監視與自動控制。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在驗收時的評價是:設計合理技術先進、設備材料選型適當,實現了全線密閉輸送和控制中心集中自動控制,達到了80年代先進水平。

  投入使用后,這條全長246.8公里的線路承擔的主要功能是,將勝利油田出產的原油運至黃島油庫。隨著中石化東部管網的調整,1998年后,東黃復線停止運輸勝利原油,改為將從黃島上岸的進口原油送往東營大型煉油廠。

  黃島油庫建于1973年,是中國*批戰略油儲基地,原油儲存能力達76萬立方米,成品油儲存能力約6萬立方米,主要儲存勝利油田開采出的原油,以及經黃島碼頭從國外進口的原油。

  1989年8月,黃島油庫曾發生過一起重大的安全責任事故:5號混凝土油罐因遭雷擊爆炸起火,前后共燃燒104小時,燒掉原油4萬多立方米,占地250畝的老罐區和生產區的設施全部燒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540萬元。搶險過程中,10輛消防車被毀,19人犧牲,100多人受傷。事故發生后第二天,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即飛赴青島指揮救災。

  20多年后,黃島油庫已成為中國zui大的原油中轉基地。據中國石化新聞網報道,黃島油庫近來頗為重視安全生產,今年7月專門重新修訂制作了能裝進工裝口袋的《安全生產禁令口袋書》,還將《生產崗位白班工作要點提示》掛在宣傳欄中,每年冬季前,均會自查自檢、復查整改,對油罐、管線、閥門等設備狀況進行了摸底排查,并對存在問題整改。

  一條技術先進的輸油線路,以及有發生過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經驗的油庫,漏油的發現應該是及時的。據目前已知信息,在發現管道泄漏15分鐘后,黃島油庫關閉了通向東黃復線的輸油閥門。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石化中層干部進一步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當時同時關閉了黃島和東營兩端的閥門,以確保整個管線不再進入新油,“但管道里肯定還有殘留”。

  據此可以判斷,在發現管道泄漏后,中石化應該已啟動了相關的應急預案。據《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管道企業發現管道存在安全隱患,應當及時排除;對管道存在的外部安全隱患,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主管管道保護工作的部門,應當及時協調排除,或報請人民政府及時組織排除安全隱患。

  上述中石化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發現漏油后,企業方面向區政府通報了情況,但不知道通報的具體內容,也不知道通報情況后,雙方對此事漏油事件的處置是否達成了統一意見。

  3:00至5:00

  “不過漏油對于石油企業來說是很常見的。”一位石油行業管道工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管道腐蝕、老化、偷油,都有可能漏油,發現漏了,關上閥門,然后把管道補上,這套工序也是很成熟的。”

  如果面對的只是輸油管道,這套工序就更加輕松了。

  事實上,在東黃復線建成投產前,黃島還是個小漁村。東黃復線的走向上方,只是一條土路,兩邊還是田地。

  石油帶動了黃島的發展,1986年3月,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立,不過,管委會與黃島區政府是兩個牌子,一套人馬。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黃島區的管轄范圍一步步擴大,一幢幢商業樓、辦公樓、酒店、住宅小區紛紛建成。

  2008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擬定《青島市石化基地產業規劃》,欲將黃島部分區域規劃為石化基地。陸續引進了中石化大煉油、北船重工等一批國家大型項目,總投資額達數百億元。

  但黃島原有的石油儲運設施并沒有搬遷。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原有的輸油管線與新建的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維持著和平共處的狀況。如今,在這個面積為19.18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中了19家危險化學品企業,5座總存儲能力達840萬立方米的油庫,以及7座危化品碼頭。

  曾經的小漁村,成了石化重鎮,如何保證石化區安全生產也隨之提上日程。2009年,青島市投資2012萬元建設了黃島石化區安全生產監控中心監控與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工程,在區內接入200路視頻,安裝了7套攝像系統,接入區內8家企業的消防報警信號,安裝48個應急廣播,范圍覆蓋12社區5企業。

  這套系統可收集石化區企業、周邊社區、區直有關職能部門、應急救援機構的大量詳實信息,定期更新,確保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安監石化區分局也從2008年5月28日開始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

  不過,在11月22日凌晨的管道泄漏事件中,絲毫沒有這套系統運行的證據。凌晨3:15,黃島油庫關閉輸油閥門后,中石化方面、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亦無詳細信息。

  *可以獲得的線索來自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濰坊輸油處副處長邢玉慶。他也是事發后,中石化方面*接受過新聞媒體采訪的事發現場目擊者。

  據他回憶,11月22日早晨5:20,他在濰坊家中接到了運銷調度科科長的,告知他青島黃島區有原油泄漏。“相關科室已趕往現場,我們青島輸油站站長在指揮。我意識到,這意味著應急預案已經啟動。隨后,我又接到上級指示,讓我盡快趕到青島漏油現場,支援搶險。”

  這些細節說明,中石化方面在發現漏油后,已經開始了調集人員的搶修工作。

  根據《青島市石油天然氣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各區、市政府和有關企業……對石油天然氣管道重大危險源進行監控和信息分析,對可能引發突發事件或其他災害的信息,要按規定及時上報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不過,據當地居民事后回憶,當時除了中石化方面的常規搶修工作,消防、*等部門似乎都沒有任何措施。一位居委會干部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是直到爆炸后的下午1點45分,在街道辦的會議上,才知道了管道泄漏的事情。

  或許可以推斷,當時的區政府和企業,對這次漏油事件并沒有形成“可能引發突發事件或其他災害”的判斷,因此,沒有上報到市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凌晨5時左右,已有居民晨起,有早餐攤出街,人們發現了齋堂島街街面上的油污,也有人注意到,有工程車、鏟車等車輛,在身穿黃色工作服人員的指揮下施工,但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么事。
脆弱的管道

  東黃復線的隱患其實早已存在。

  據中國石化新聞網的消息,2011年8月間,中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就準備啟動東部老管道隱患整治大修理項目,包括東黃老線、東黃復線和東臨線。消息說,“管線運行30多年的時間,防腐層也進入了加速老化期,防腐性能差,已不能滿足現代輸油生產需要。”

  2011年9月和2013年4月,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先后發布環境影響評價(環評)信息公告,就對東黃線、東黃復線在黃島油庫出線段,以及穿越高密市城區段的整治和改線征求意見。不過,整治與改線工程始終沒有正式進行。

  這并不是管道儲運分公司所轄管道中*的“老人”管道。據《中國新聞周刊》獲得的一份內部資料,截至2008年5月,中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所轄的37條管線中,有8條投產于1970年代,3條投入于1980年代,已使用30余年的管線總數達29.7%。投產于1990年代的管線也有7條之多。

  這與中國的整體狀況大致相符。據公開資料,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國油氣管道總長度已達9.3萬公里,并進入新的建設高峰期。但管道服役時間長、老化的現象更加凸顯。

  中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心主任馮慶善在2010年接受《中國能源報》專訪時就表示,在役管道中,有約60%服役時間超過20年,東部管網服役運行多已達30年,有些甚至運行了近40年。這些長期服役的管道,可能會因外部干擾、腐蝕、管材和施工質量等原因發生失效事故,導致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發生,且目前已進入事故多發期。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油氣管道事故率平均為3次/1000公里·年,遠高于美國的0.5次/1000公里·年和歐洲的0.25次/1000公里·年。

  除了老化與腐蝕,風險還來自打孔盜油和第三方施工。

  中石化管道儲運分公司每月公布平安管道建設工作簡報,打孔盜油與第三方施工是zui重要的部分。僅2013年9月,全公司就發生打孔盜油案件13次,2013年累計發生116次;共有99處第三方施工對管線造成了影響。

  一位不愿具名的石油管道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12月,因第三方施工破壞,造成僅竣工半年的“蘭鄭長”管道漏油,幾百噸石油流進了渭河,既污染了河流,又浪費了能源。

  城市化進程也對管線產生巨大影響。上述整治工程環評公告就明確表示:“由于近些年來山東省經濟快速發展,各地市、縣級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原本管線所處的郊區現在變為繁華城區,建筑物眾多,人口密集,管道陸續被占壓,導致管道無法搶維修,即使一些沒有占壓的建筑物也離管道較近,無法進行管道防腐層大修,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例如:隨著黃島經濟開發區不斷擴建已將東黃老線圈進約16公里;高密市城區擴建已將東黃老線圈進15公里;壽光市城區擴建已將東黃老線圈進24公里,違章占壓幾十處等等。”

  據《中國石化報》報道,2010年3月15日2時,山東廣饒縣一座約70萬立方米的“垃圾山”突然失火,“垃圾山”下長期被違章占壓的東營至黃島原油管道受損,管道滲油,輸油被迫停止,造成齊魯石化原油供應中斷。

  同年5月2日18時12分,東黃復線膠州市九龍鎮223號樁處(距離本次事故發生地僅50公里左右),因地方違章施工致使管線受損跑油,東黃復線緊急停輸。經中國石化搶險隊伍晝夜奮戰,24小時后恢復正常輸油,跑油總計約240噸。

  當時業內管道專家提醒,目前在濰坊輸油處所轄的原油管道上,有1000多處違章占壓,一旦發生不測,次生災害比打孔盜油造成的后果還要嚴重。

  事實上,此次東黃復線的泄漏原因正是如此。11月25日,據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楊棟梁通報:輸油管道與市政管網交叉重疊,保護措施不到位,長期不能排查整,對原油管線檢查不細,監測不到位,對泄漏點和各類隱患心中無數,是本次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

  不過,在11月22日清晨,這些信息沒有得到關注。無論是中石化企業方面,還是已經得到通知的區政府部門,首先想的還是:盡快堵住泄漏。

  5:00至10:00

  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黃島的多部門的協調行動,直至11月22日早上5時左右才全面啟動。

  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分局在5時左右接到了區應急辦的通知,稱海面有溢油現象,并趕往事發現場。

  這符合《黃島區石化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發生或確認即將發生一般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管委(區政府)分管負責人、有關部門和事發地街道辦事處負責人要迅速趕赴現場。

  青島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寧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了信息的準確性,并說明,區環保局隨即上報了市環保局,市局也派出10余人的應急隊伍,于上午8點趕到海面溢油現場。

  市環保局同時向市政府通報,并按照應急預案分成技術、監察、救助等多個小組,檢測、制定清油方案,提出治理的相關建議。

  陳寧后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環保部門在程序上沒有問題,現在關鍵是看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大約同時接到通知的還有海事部門。青島海事局指揮中心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海事方面大約在早上7時接到了有陸域污染的報告,并說明很有可能流入大海,造成海域污染,因此隨即投入到清污工作。

  *方面應已接到了報警。不過這個報警是邢玉慶到達現場后才的。

  據邢玉慶的回憶,他于8:30左右到達漏油現場。“我趕到漏油現場看到,有十幾個施工人員,一旁公路上還有社會車輛往來穿行。我感覺交通秩序有點亂,需要實行交通管制,就讓公司*科長黃岱打110報警,希望警方增加警力。”

  據他介紹:當時漏油點路面已經挖開了一個近3米長、2米寬、2米深的作業坑,路面上的油污已基本清理干凈。有一個4人搶修隊在現場,還有管道科三四個人、青島站站長、管道工、公司內部消防員。“后來得知,我們系統一共有21個人在現場。”

  不過,青島市和黃島區*部門一直拒絕接受采訪,也不提供何時接到報警、接警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等信息。但是,根據應急預案,市*局在發生管道突發事件時,應負責組織*消防隊伍進行現場救援,制定泄漏、爆炸和滅火的撲救處置方案;組織搜救傷員;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等工作。

  齋堂島街的堵漏工作進行到8:40左右時,邢玉慶接到石化管道分公公司安全科長的,告訴他海邊溢油現象嚴重,他于是又趕到了海邊參加處置。

  這個信息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海事部門接到的海面有原油的情況并非來自中石化方面——中石化之前可能并不知道海面也同樣有溢油的情況。

  邢玉慶趕到海邊時,“看見地方相關部門的人員也陸續前來,包括安監、環保、海事和市政的人,穿著樣式不同的制服。”

  按照這些信息推斷,凌晨3:00發現漏油后2個多小時內,對于漏油事件的處置主要由中石化企業一方在進行,并集中在管道泄漏點一帶;清晨5時后,區、市一級政府相關部門才參與到處置程序中,不過主要關注點集中在海面的溢油處理。

  大致可以推理出這種處置程序的邏輯:海面原油泄漏面積比較大,影響也比較明顯,而管道原油泄漏既然中石化已在進行堵漏工作,應該可以很快得到解決。

  不過,所有人似乎都忽視了一點:既然漏點已經發現,并迅即開始了堵漏工作,距離四五百米遠的海面溢油又來自哪里?

 
10:00至10:30

  10:10時,邢玉慶從海邊趕回了管道漏油點。此時,現場作業已基本完成。

  邢玉慶下到坑底看了一下,看到“漏油的位置在輸油管下部,有一個約兩個巴掌大小的洞。從當時的情況看,處置這樣的問題需要換掉一截管道,這不是我們自己能辦到的,需要報告上級。”

  青島輸油站站長告訴他,“現場已清理干凈,現在確實沒有油了,漏的油從輸油管下面的地下排污暗渠流走了。”

  關于這條地下排污暗渠的情況,至今尚無準確和公開的消息。

  *能夠知道的,是當地地下管線的情況非常復雜。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郭繼山曾在新聞發布上坦承:爆炸附近劉公島路地下共有11種管線。不過市政府方面始終強調,“市政管線是*符合規范要求的。”

  負責東黃復線的一位中石化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后建管網要避讓先建管網,并且在石油管道線路中心線兩側各5米地域范圍內,嚴禁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

  而按照《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具體規定,原油管道與城鎮居民點或獨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離不宜小于15米,與工廠的距離不宜小于20米,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圍邊界不宜小于10米、三級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米。

  不過,在不斷擴張的城市面前,這個標準有些。一位要求匿名的石油管道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目前的城市發展程度來看,即便東黃復線晚于城市規劃建設也難逃此命運,“按規定應達到相應安全距離,但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性不大,特別是發達地區,一是企業無力與地方政府對抗,二是現實情況往往不允許。”

  他舉例說,中海油在鋪設從深圳到廣州的石油管道時,設計改了十幾遍,無論怎么改都很難按標準穿過市政管網和居民密集的城區,有的在施工過程中還要臨時修改。

  這位專家介紹,長輸管道一般分為三級,輸油主干線、支線以及供給到居民家庭的城市管網。按照要求,干線管道的頂面浮土厚度不小于1.2米,但由于地下1米范圍內已鋪設電信、供水、排污等管線,石油管道不得不挖得更深。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秦皇島路與齋堂島街的交叉口看到,漏油流入的排污暗渠與石油管道幾乎處于同一水平面,呈交叉狀態,石油管道泄漏的原油,剛好流入了這條暗渠。

  上述專家聽過描述后說:“這肯定不符合規范,在交叉區域,上下要保持至少半米的凈距離,以確保安全。”

  事實上,盡管市政管網的設計由當地規劃局審批,但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的諸多違規行為很難進行監督和糾正。2010年,東黃復線發生了兩次漏油事故,均由地方違章施工造成。

  不過,東黃復線的此次泄漏,到此時為止,似乎沒有那么嚴重。邢玉慶在坑里探查后,又返回海邊繼續處置海面溢油。他說,“我一邊打一邊離開了漏油點,當時看到結束作業的工友們都站在一旁,后來知道他們所站位置正處在發生爆炸的暗渠頂上。這些人大部分我再也沒有見到。”

  就在他離開泄漏點大約5分鐘后,爆炸不期而至。

  “10點20分左右,我站在海邊,突然聽見兩聲爆炸,前后間隔三五秒鐘,”邢慶玉向新華社記者描述了他對爆炸位置的判斷,“方向就是我剛剛離開的麗東化工廠附近。*爆炸點離海邊排污口只有幾百米,十幾秒之后,海邊排污口出現明火。”

  爆炸后,邢玉慶立刻給公司輸油處處長打報警,時間為10時23分至24分,之后,又打了110報警。

  即便不打,警方、市政府、應急辦也全部立刻知道了——爆炸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多條街道路面全被掀翻,道路高拱,門窗玻璃爆碎,汽車變形,行人被拋至空中,爆炸產生的黑煙升騰至幾百米高。

  上述石油業內人士分析,泄漏的很可能是從黃島港口上岸的進口原油,油質好,易揮發,在排污渠中不斷積聚,zui終爆炸。

  無法答疑的新聞發布會

  11個小時后,青島市政府在黃島街道辦事處召開了*次新聞發布會。盡管事故剛發生不久,可披露的信息有限,但對傷亡數字做了及時公布,并公布了初步確定的事故原因:進入市政管網的輕質原油閃爆導致,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但當媒體需求的信息越來越多時,新聞發布會不再平和了。

  媒體要求的中石化方面出席新聞發布會的要求始終沒有得到滿足;媒體就海事、消防等工作提出問題時,發布會主持人往往以無法回答打斷提問,繼而拒絕回答。

  直至11月23日晚上,青島市政府的相關領導才*次出現在發布會現場。

  “請問,泄漏了多少油,原油流了多久?”一位記者提問。

  主持人停頓兩三秒后說:“只能就市政設施恢復和海上油污清除進行提問。”

  另一名記者再次提問:之前有報道提出,爆炸前現場有電焊施工,是否屬實?

  還未說完,主持人便將他打斷:“這個問題下次發布會安排人員回答。”

  整個發布會僅持續了43分鐘,市政府方面依然只提供救援方面的信息,對于事故原因和處置過程只字不提。但在記者的追問下,也承認“當地地下管線的情況非常復雜”。

  細心的記者還發現,新聞發布會的名稱在不斷變化。zui初是“11·22中石化原油輸送管道泄漏爆燃事故新聞發布會”,一天后,變成“11·22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爆燃事故新聞發布會”,之后在兩個名稱上搖擺不定,有時一天上下午兩次新聞發布會,名稱也不一樣,但中石化方面早在事故發生第二天便澄清:發生泄漏的管道是東黃復線,而非黃濰線。

  11月24日,有記者就此提問:“中石化證實發生事故的是東黃復線,為什么發布會還叫黃濰線?”

  “誰給你提供的信息你就找誰問。”主持人回答。

  不斷有記者就“從漏油至爆炸的七小時發生了什么”提問,但主持人的回答始終是:下次發布會安排人員回答。面對類似“為何七小時內沒有疏散群眾”“是中石化沒有上報,還是上報后政府沒有行動”等問題,主持人都無一例外地回答:下一個問題。

  也有例外,青島環保局副局長陳寧對每個問題的解答都很耐心,遇到無法確定的數字,就現場打確認。“所以事故報道中關于環保方面的程序解釋是zui詳盡的。”一位記者說。

  在這種情況下,每次發布都是草草收場。記者只好在會下對出席者“圍追堵截”,不過主持人一宣布結束,出席者也大步流星“逃”往停車場。

  情緒的積聚,使政府與媒體間產生了某種張力:一方不斷試圖將發布會的提問范圍圈定在既定領域,而另一方則輪番努力突破,不斷追問主辦方不愿回答的問題。

  在11月25日的發布會現場,矛盾終于激化了。

  一位記者提問:現有信息顯示,事發當日早晨七八點已有人打110報過警,為什么沒有警方到現場處置?主持人回答:這個問題下次回答。

  另一名記者接著說:警方有報警記錄,應該可以查到。

  出席發布會的市*局副巡視員王海安回答:那要回去查查才能知道。

  王海安在會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部門是在爆炸發生后才投入到救災工作中的,“與消防是前后腳”。

  青島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田洪星也在之前對《中國新聞周刊》承認,消防部門是在爆炸后參與進來的,之前并沒有接到原油管道泄漏的任何消息。他說,12月上旬本有一次青島全市的大規模石化消防演習,沒想到,就在演習前發生了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

  但主持人已就此宣布了發布會的結束。有記者生氣地表示:不回答問題,以后就不要再開發布會了。

  果然,11月26日,截至《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發稿時,仍未接到召開第六次新聞發布會的通知。

  救援資訊:

  醫療:22日10時40分,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青島市立即派出60余輛120救護車到達事發現場;同時協調多家醫院開通綠色通道,調集400余名專家和醫務人員做好接診準備。截至2013年11月23日中午12:00,共收治傷員136人。

  消防:事故發生后,45臺消防車、200余名消防官兵趕往救援,兩處明火點至下午2時已全部撲滅。同時,消防官兵利用大型起重工具進行搜救。

  *:當天下午1時,青島*支隊派出100名兵力,攜帶生命探測儀、十字鎬、救援繩、鐵锨等搶險器材,奔赴事發現場展開救援。

  *:事發后,黃島開發區*執法大隊出動全部力量參加到搶險救援工作中。執法人員營救傷員、疏導交通、發放食品、調查取證。

  海事局:截至23日晚,山東海事局共協調派出24艘清污船舶、10艘漁船和1艘救助船攜帶清污器材開展油污清除行動,共投入人力520人。截至24日18時,海上溢油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服務熱線:0574-87560144
公司地址:中國·浙江省寧波高新區晶源路108號3號樓
公司郵箱:liushuqun@nbgaopin.com

關注公眾號

Copyright©2025 寧波市高品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浙ICP備13029853號-1    sitemap.xml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

服務熱線
13567427511

掃碼加微信

浙公網安備33020902000151號